辅助性、后勤服务和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岗位实行聘用人员控制数管理;岗位确定后,一律不得再占用事业编制补充新的工作人员
本报讯 (记者 马晓芳)“实行编制分类管理后,那些指望着进了事业单位就可以一劳永逸的人将梦想落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区将对事业编制进行分类管理,事业单位辅助性工作岗位、后勤服务岗位和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岗位将实行聘用人员控制数管理。
实行事业编制分类管理后,事业单位履行管理职责的工作岗位和事关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岗位仍实行编制数管理,辅助性工作岗位和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岗位实行聘用人员控制数管理,主要包括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技能服务等职责的工勤技能岗位和对人员年龄和其他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岗位。事业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减少实行编制数管理的工作岗位,扩大实行聘用人员控制数管理的工作岗位。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的后勤服务岗位原则上实行聘用人员控制数管理。
事业单位适用聘用人员控制数的工作岗位确定后,一律不得再占用事业编制补充新的工作人员,现有在编人员只出不进,空出的编制数必须按照相关程序及时置换为聘用人员控制数。使用编制数的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使用聘用人员控制数的人员实行备案管理,由单位自主用人,按劳动合同制管理。
自治区编办一位负责人介绍,实行事业编制分类管理后,干不好的人员可以解聘,打破了传统的“一时做事,终身养人”的财政供养模式,有利于从源头上减轻财政养人的负担,真正落实了单位的用人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