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发5号文件印发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早谋划,精心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积极做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各项工作,全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扎实推进。
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5号文件精神,积极谋划宁夏分类改革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领会,明确工作思路。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协调会议,听取了自治区编办关于全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座谈会精神及贯彻意见的汇报,研究部署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同志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5号文件和全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座谈会精神,准确把握改革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结合宁夏实际做好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研究配套政策,细化改革任务,明确工作步骤,做到循序渐进、稳步推进。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同志多次听汇报、作指示、提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对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思想认识,自治区党委、政府又研究印发了《关于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文件,吃透精神,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改革任务,积极做好分类改革的各项工作。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自治区编办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宁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思路、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研究成立了自治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同志任组长,徐松南常委、齐同生常务副主席、刘慧副主席任副组长,11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以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制定了《自治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工作规则》和《关于自治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2011年工作要点及分工的意见》,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形成了工作合力,确保了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统筹推进事业单位评估和清理规范工作,夯实分类改革基础
一是开展事业单位评估,全面清查摸底。去年11月,自治区党委、政府未雨绸缪,在全国率先组织对全区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进行全面调查评估。通过采取事业单位自评、机构编制部门评估、自治区检查验收三个阶段的工作,全面准确掌握现有事业单位的布局结构、机构编制资源配置、职责履行以及事业单位运行情况,并依据评估结果提出模拟分类、事业单位改革和调整的初步意见建议,为进一步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目前,全区事业单位评估工作进展顺利,计划于10月底结束。
二是深入开展清理规范,解决突出问题。早在2005年,宁夏就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以“撤、并、转”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清理整顿工作,撤销了132个职能萎缩、名存实亡和长期不开展业务的事业单位,合并了462个职责任务不饱满或业务相近、重复设置的事业单位,转制了210个具备企业化经营条件的事业单位,收回和核减事业编制1739名,规范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为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陆续撤并了一些职能萎缩、职责相近的事业机构,加强了教育、卫生等关系民生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配备,进一步巩固了清理整顿成果,优化了事业单位布局。近日,自治区党委、政府研究印发了《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深入对全区事业单位进行清理规范,重点解决目前一些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不规范、编制配备不合理等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三、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改革纵深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紧紧抓住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关键环节,整合区市演艺院团,将宁夏歌舞团、京剧团、秦腔剧团、银川市秦腔剧团、宁夏文化艺术中心、红旗剧院等单位同时转企改制,与宁夏话剧艺术发展公司、宁夏文化服务公司合并组建宁夏演艺集团,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有力推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认真总结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10多年工作经验和学习借鉴其他省区文化市场执法体制改革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撤销了自治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组建地市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实行属地管理,建立完善了统一的文化市场管理组织体系。
二是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职能、编制整体并入同级医保中心,市辖区新农合经办机构更名为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中心,调整完善了全区社保、医保管理体制,理顺了职责关系,提高了公益服务水平,加强了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认真研究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规律,研究制定了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和县级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新增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1184名,有力地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巩固和扩大药品“三统一”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了药品采购管理机制,规范了药品采购行为,为广大群众能够吃上“放心药、廉价药”办了一件实事。
三是创新事业机构编制管理。积极推进事业编制分类管理,将事业单位辅助性岗位、工勤技能岗位逐步改用聘用编制,单位自主用人,签订劳动合同。为进一步完善事业编制分类管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编办、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四部门又联合印发文件,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全区事业编制分类管理的意义、范围、内容、审批程序、经费核定、人员管理、工资待遇等有关事项,创新和完善了事业单位编制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配置,激活了事业单位用人和分配制度,提升了事业单位发展活力。针对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相同规模事业单位之间事业编制总量不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积极探索建立了事业机构编制动态管理制度,根据事业单位职能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有增有减,动态管理”的原则,适时调整机构、编制,科学合理地配置现有机构编制资源,为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供了机构编制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