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机构编制网欢迎您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主站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2012全区机构编制工作成效显著
作者: Admin 文章来源: 宁夏机构编制网 更新时间: 2013-02-25

        2012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编委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编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主线,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着力创新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提供了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坚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新进展。一年来,我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切实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步伐。一是不断深化自治区政府机构改革。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巩固和深化机构改革成果,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理顺职责关系,强化部门责任,切实解决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重权轻责、衔接不畅等体制机制问题,先后完成了自治区公务员局和能源局管理体制调整、铁路法检两院移交地方等方面涉及的机构编制调整事项。积极开展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评估检查,会同自治区纪检委、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政府法制办及人大等部门,同时邀请部分政府参事组成评估检查组,对自治区经信委、财政厅等10个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进行了评估检查。通过履责评估,进一步增强了各部门正确履行职责的意识,实现了机构编制工作管职责配备与管职责履行的有机统一,对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受追究的责任体系,理顺各部门职责关系、加强部门行政效能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深入开展自治区直管县改革试点工作。按照中央省直管县改革要求,提请自治区党委、政府成立了自治区直管县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在全面总结自治区直管县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试点县行政管理体制、事权划分、干部管理体制等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自治区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三是加快推进“两区”和各类开发区建设。紧跟“两区”建设步伐,积极研究完善有利于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机构编制配置,为“两区”建设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结合我区实际,提请自治区编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我区开发区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根据标准,对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盐池工业园等13个开发区管委会机构编制事项进行了规范和调整。切实加强宁东基地战略发展科学规划研究、综合执法等工作,设立了宁东管委会战略规划研究、综合执法等机构,给宁东管委会和宁东镇民生服务机构增加部分事业编制,推动了宁东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二、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了新突破。一年来,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紧紧抓住促进公益事业发展这一根本目的,着力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扎实做好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坚持增减结合,动态调整,全面完成了以“撤、并、转、减”为重点的清理规范任务。全区共撤并事业单位546个,退出事业单位序列23个,核减事业编制2367名,核销人员控制数2088名,规范了558个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和机构名称。通过清理规范,切实解决了一些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不科学、人员编制配备不合理等突出问题,规范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和事业单位履责行为,强化了事业单位公益属性。二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工作。认真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事业单位模拟分类,及时发现和掌握了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参照中央和西北片区事业单位分类目录,通过在部分市、县(区)进行实地调研、模拟分类,初步研究提出了我区事业单位分类标准、分类目录,拟在进一步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按程序提请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实施。在此基础上,适时提请自治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二次领导小组会议,对下一步正式分类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有力地推动了全区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组织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提请自治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推进我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开展试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自治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小组,建立了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机制。在全区确定了宁夏大学附属中学、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等7家试点单位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得到了中央编办的充分肯定。四是统筹推进行业体制改革。按照“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会同自治区有关部门, 认真研究制定各行业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积极做好涉及的体制机制调整工作,进一步推进了医药卫生、文化、水利等行业体制改革。
        三、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化热点解难题的能力取得了新提升。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坚持机构编制严管严控的基础上,通过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把有限的编制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及人民群众直接受益方面倾斜,办理了一批促发展、保民生、促和谐、保稳定的机构编制事项,切实发挥了机构编制资源在服务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保障作用。特别是针对自治区生态移民安置工程实施后部分市、县(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短缺的问题,积极与自治区教育厅、移民局沟通协调,根据移民地区中小学校建设投入使用、学生人数变化等情况,重新测算了全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并提出了调整意见,增加了移民地区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有效缓解了部分学校因学生人数增加引起的教师紧缺的矛盾;针对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任务重、人才紧缺的现状,给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自治区血液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增加了部分事业编制用于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针对我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对老、弱、病、残等群体服务能力弱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成立了宁夏老年人服务中心、吴忠市儿童福利院、银川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机构,给自治区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增加了事业编制,促进了我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四、坚持以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为突破口,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取得了新成效。一年来,按照中央严管严控机构编制精神,坚持以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为目的,不断创新管理思路,完善管理方法,切实管住管好机构编制,进一步优化执政资源配置。积极推行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制度。提请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严管严控。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增减结合、动态调整”的原则,适时调整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机构、编制和职能,提高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继续推进事业编制分类管理,截止目前,全区共置换聘用编制1002名。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法人、非法人登记管理工作,全面推行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开,继续做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上名称管理和事业单位网上登记工作,规范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积极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在认真做好机构编制日常监督检查和“12310”举报电话受理、查处工作的同时,根据中央和自治区严管严控机构编制、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有关文件精神,与自治区纪检委、党委组织部、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在全区开展机构编制专项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处理意见,限期进行整改,进一步严肃了机构编制纪律,加强和规范了机构编制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原文链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