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份自治区编办派出工作队进驻海原县曹洼乡白崖村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找准方向,定好规划,真扶实干,件件扶贫开发实事掷地有声,受到基层一致好评。
制定发展规划。为了制定好扶贫村发展规划,驻村工作队利用五个月时间实地走访200多户农民家庭,深入了解农民人口、文化程度、种养殖、打工、经济收入等11个大类31个小类的基本情况,了解农民需求,分析贫困原因,征询脱贫、发展意见,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海原县曹洼乡白崖村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经乡镇和县直农牧、扶贫等相关部门审核后,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五年发展规划。规划对扶贫村全面发展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主导产业发展为重点、以苜蓿种植和牛羊养殖为创收主体的脱贫思路,制定了到2020年全村脱贫销号,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和“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阶段性目标,规划了包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的34项发展任务,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为扶贫村全面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保障。
帮助白崖村制定五年发展规划
联手结对帮扶。针对自治区编办主要工作职能不直接面对农村,定点帮扶缺少抓手、困难大等实际,在扶贫工作中,着力创新帮扶方式,积极争取外部支持,充分利用扶贫村与自治区农牧厅扶贫村相邻的有利条件,主动与自治区农牧厅沟通联系、寻求支持,将两个扶贫村结成帮扶共同体联手结对帮扶,明确在涉农项目、资金和其他有利于一体发展的方面两个村捆绑实施,共同发展,互相促进,并积极争取到30万元支农助农资金,用于白崖村扶贫项目和产业发展。结对帮扶开创了扶贫开发新模式,有利于整合资源、做大产业,为扶贫村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机遇。
与农牧厅扶贫点脱烈村联手结对帮扶
扶持主导产业。近2.5万亩山地种植紫花苜蓿并发展牧草事业将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并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如何做大做强这一主导产业,在深入调研后,驻村工作队先后与宁夏农垦集团茂盛草业、北方乳业、夏进乳业、中宁天宁牧业等企业进行了联系,推广村里种草的独特优势,积极争取在牧草流转、建立现代化牧草基地方面寻求合作。同时,为帮助村里种出优质高产牧草以主动吸引企业,自治区编办姚占河主任亲自批示,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5万元资金,帮助村民购买30吨化肥,用于扶贫村今年新种的8000亩紫花苜蓿施肥,有力扶持了村里主导产业发展,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为扶持苜蓿产业发展帮助村民购买化肥
协调农村饮水。因各种原因村内85家农户没有通自来水是摆在村干部面前的首要问题,也是影响这些村民生计和生活质量的实际困难。驻村工作队了解到没有通自来水的原因和实际情况后,协助村里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化解存在的矛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并说明情况,在自治区编办关心支持下,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今年将这些农户再次列入全县农村饮水工程,铺设自来水管道,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预计8月份自来水到户。
帮助村里协调安装自来水
圆梦阳光沐浴。家里能安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对于有礼拜前洗浴习俗的回族村庄村民是多年的梦想。驻村工作队深知村民的迫切需求,在得知今年全区部分村庄实施阳光沐浴工程消息后,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反映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强烈愿望,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将扶贫村追加到项目实施单位中,为村里一次性争取到350台太阳能热水器,确保村里常住农户每家都能安装一台,切实解决了村民“洗澡难”的问题,圆了村民一个多年的梦想。
争取通信建设。帮助农民脱贫先要解决大山深处村民与外界通信联通的问题,打破信息闭塞的状态,让村民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为此,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自治区和中卫市移动公司,反映情况,多次协调技术人员测试信号、勘查地点,帮助宣传村民,积极争取相关项目审批,计划在买牛沟建设2个移动基站,解决包括邻村在内的近2000名村民移动通信问题。目前该项目已按程序报自治区移动公司审批。
倾心支教助学。农村扶贫首先要从知识扶贫抓起。在了解到部分村民对教育不重视、学生上学开销大等原因引起学生辍学的情况后,驻村工作队从乡中心学区调取了村内学生花名册,结合入户走访工作,对村内适龄儿童和学生家庭进行了逐一走访,给老百姓宣传国家教育政策,讲清学知识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建立自然队队长监督报告学生辍学情况的机制。在得知村内两所小学因无专业教师和教学电脑导致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开课的实际情况后,自治区编办挤出两台办公电脑无偿捐助给学校,驻村工作队员从银川市区小学借来信息技术课教案,发挥机关工作人员电脑知识和操作特长,进行认真准备后,将从2015年秋季新学年开始义务为村内两所小学代理讲授信息技术课,确保农村学生享受信息技术教育。
为村小学代理讲授信息技术课
鼎力助残扶弱。村里残疾人多达185人,占全村总人口近10%,这部分弱势群体需要各方面的关心和关爱。驻村工作队在深入了解残疾人身体、生活、医疗保障等情况后,认真学习国家对残疾人的优扶政策,积极争取、对接国家相关项目资金。在得知自治区残联为听力障碍者免费检测并配备助听设备的消息后,主动与区、县残联联系,已邀请自治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专家及技术人员于近期深入村庄,免费为村里26名听力障碍者检测听力,为符合条件的16名听力障碍者配备了助听设备,折合资金25.5万元。
为听力障碍者检测听力并免费发放助听设备
牵线爱心捐助。自治区编办干部职工在得知农村很多家庭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后,纷纷要求为农村百姓捐助衣物、学生用品等物资,奉献爱心。驻村工作队义不容辞地当好联络员,收集相关信息,合理安排捐助者和受捐者,利用每月赴扶贫点工作的机会,把大家捐助的物资一批批运到扶贫村,根据需求分发到村民手中,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截止目前,已运送多批捐助物资,受益群众8户34人,爱心捐助活动还将持续开展。
为村民捐助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