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全区机构编制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全国编办主任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16年全区机构编制工作,安排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自治区主席、编委主任咸辉出席会议并作讲话,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编委副主任张超超主持会议,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编委副主任盛荣华出席会议,自治区编办主任周万生作工作报告,自治区编委其他成员出席了会议。
咸辉主席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去年以来我区机构编制工作取得的成绩。咸辉同志指出,2016年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改革,创新管理,较好地完成了机构编制工作的各项任务,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放管服”改革扎实有效。共取消调整行政职权56项,自治区本级行政职权事项减少为1930项,行政许可事项由304项减少到288项。出台《自治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办法》,全面建立并公布区、市、县三级权责清单,亮出了政府的权力“家底”。我区被列入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省区,5个地级市和永宁、贺兰等5个县纳入试点范围,积极探索推行“审管分离”、“三集中三到位”等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有效实现形式。银川市简政放权工作得到李克强总理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在全国很有影响,69枚印章集中永久封存,老百姓很认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努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理顺了全区服务业管理服务体系,全面启动城市管理和市辖区综合执法改革试点,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有效破解了一些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多规合一”规划编制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进一步释放了制度红利,增强了发展活力。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完成事业单位评估、清理规范和分类等阶段性改革任务,进一步明确了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优化了布局结构。重新制定公益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进一步理清职责边界,事业单位公益属性不断增强。全面启动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对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进行全面清理,大力推进政事分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职能体外循环等问题。控编减编工作成效明显。通过核减部分事业单位长期空编、上收部分市县超标准配备的教职工编制、将机构编制管理纳入审计和巡视监督范围,不断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力度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全区共核减收回事业编制549名,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事业编制都严格控制在中央核定的总量以内。
咸辉同志强调,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机构编制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放管服”、精简机构、职能转变等工作都由编办来承担,不能再简单地从机构和编制的字面来理解和认识机构编制工作,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机构编制工作的基础作用和服务保障作用越来越明显。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深刻理解、正确把握,切实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谋划和推进,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更好地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要围绕自治区决策部署加强顶层设计。要进一步找准定位,强化“一盘棋”思想,围绕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紧扣自治区党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政府工作报告和自治区“两会”确定的“八项重点任务”,统筹谋划机构编制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按照自治区的安排部署抓紧抓好。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总体研究,围绕“十三五”规划谋篇布局,做好各项体制机制改革的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建立政策和方案储备,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更大成效。
二是要围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简政放权要聚焦到位、协同。要衔接好、承接好国务院取消调整行政许可事项,按领域推进关联审批事项全链条整体取消或下放,提高放权的协同性、联动性。对下放给基层的审批事项,在人才、经费、技术、装备等方面予以保障,确保基层接的住。要加快清理增加企业和公民负担的证照,精简整合不必要的许可证件、证明材料以及年检和培训,减少办事环节和“关口”,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少进门、少跑路。加强监管要聚焦管好、有效。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和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管好用好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打通分属不同部门的审批服务系统、政府门户网站和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清单调整、公布、执行全程管控,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任性”,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优化服务要聚焦便捷、高效。切实抓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探索建立涉企行政职权工作规程,统一规范政府部门涉企职权事项和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审批工作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力争为全区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三要围绕机构编制工作新要求科学配置资源。要突出“控”字,严把总量。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央和自治区各项控编减编措施,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探索开展申请(审核、审批)机构编制评估,坚持新建机构“增一减一,增减平衡”、人员编制内部调剂,依托巡视、审计等外部监督平台进一步强化督查,推动控编减编任务落实,切实把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在2012年底总盘子内。要突出“减”字,腾出余量。在确保编制总量不增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减”的力度,通过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等,腾出更多的编制用于保障发展急需。今后对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的公共服务事项,不再新设机构、核定编制。要突出“调”字,盘活存量。学会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难题,积极探索跨地区、跨层级、跨领域调剂途径,打破部门、地区、层级之间的编制壁垒,提高编制使用效益。特别是要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增强一线力量。
四要围绕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严明工作纪律。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三条”纪律。一是严格执行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设立、职数增减的,统一由机构编制部门提请编委会研究,需要提请党委、政府研究的事项,由编委按程序提请党委、政府研究;二是上级业务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干预下级机构编制事项,决不允许上级部门以划拨经费、项目审批、评比考核为条件要求下级政府对口设置机构或提高机构规格、增加人员编制;三是严禁编外用人、超编进人、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和“吃空饷”行为。同时,要进一步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协调机制,加大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周万生主任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16年全区机构编制工作,全面部署了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全区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大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步伐,进一步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和社会生机活力。二是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三是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四是要坚持严控总量创新挖潜,实现机构编制资源科学配置。
区直有关部门(单位)、直属机构、人民团体相关负责同志、各市、县(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编办主任及自治区编办处级以上干部共18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