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机构编制网欢迎您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主站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经验交流
吴忠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呈现七大特点
作者: Admin 文章来源: 宁夏机构编制网 更新时间: 2010-02-24

      2009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下,吴忠市委、政府认真调研,因地制宜,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积极探索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全面完成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综合性改革试点工作,改革呈现七大特点。

      一、行政体制基本理顺。吴忠市按照精简和综合设置机构的改革要求,进一步调整理顺市、区两级行政管理体制。利通区、红寺堡区党委各设置6个工作部门,人大机关各设置“一办三委”,政府组成部门各设置14个,政协机关按章程设置,群团组织各设置3个。同时,合理划分两级事权,科学配置资源,明确市、区两级工作分工。对市、区职责和事权范围进行科学界定,提出市级履职侧重于以统筹规划、政策措施、行业标准、行政审批为主,区级侧重于以贯彻落实、发展“三农”、关注民生、搞好服务为主的思路。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基本上理顺了市、区行政体制,对于强化区级职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促进吴忠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政府职能转变到位。吴忠市政府机构改革,充分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科学设置机构,既不搞与自治区上下对口,又使政府机构得到了精简,政府工作部门由改革前的34个精简为29个(包括2个部门管理机构)。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市政府29个部门共取消、转移、下放职能68项,强化和新增职能78项,理顺职责关系28项。一是明确加强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特别是在节能减排、促进就业、基础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住房保障等方面权责清晰、责任明确;二是合理界定各部门职责边界,认真借鉴自治区政府部门职能界定与调整的经验,明确了项目申报工作职责划分及协调机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的综合协调职责等;三是切实推行了“四个分开”,在认真梳理各部门职能职责的基础上,把一些技术性和具体事务交给事业单位或中介组织,凡企业或市场能解决的问题交给企业或市场,如人社局拟订高校招生计划和企业惩处职工基本准则的职责,旅游局取消指导和组织旅游设施定点工作职责,政府办将行政中心安保、综治职能交事业单位等。

      三、部门责任明确强化。强化责任是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对政府机构改革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推进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坚决遏制争利避责、推诿扯皮和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现象的有效措施。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吴忠市把明确和强化责任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市政府29个部门共明确责任58项。特别是在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住房保障、劳动就业等重要领域,将责任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对于完全由一个部门履行的职权,责任就明确到该部门,如教育局承担中小学校校园安全监管的责任,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承担监管广播电视和有线网络节目内容和技术质量的责任,民政局承担救灾物资储备监管的责任,统计局承担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真实准确的责任等。对于由多个部门共同办理的事项,明确了牵头部门和协办部门,并将责任关系在部门“三定”规定中予以明确。

      四、内设机构大幅精简。优化编制资源配置,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是吴忠市委、政府去年制定出台的《关于推行人员编制动态化管理的意见》的主要目的。这次机构改革,按照自治区关于推行大处室的精神和吴忠市关于编制动态化管理的要求,吴忠市对市直各党政群部门职能进行了大幅度的整合、调整、优化,精简内设机构,加强重点业务科室,归并职责相近、职能弱化的科室,明确规定党政群部门内设科室原则上不突破5个,科室人员编制不少于3人。改革后,全市53个党政群部门内设机构由307个精简为173个,精简率43.6%,科级领导职数由496名减少为283名。通过改革,有效地解决了部门内设机构职能重叠交叉、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

      五、扩权强县效果渐现。扩权强县的核心是事权与财权的划分,在自治区已经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吴忠市与自治区编办积极配合,对目前已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认真梳理,将113项涉及经济和社会领域的由市一级掌握的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县级,做到了应放尽放。同时,市直各部门的干部也主动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变管理为服务,变参与为指导,帮忙不添乱,为盐池、同心两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更为宽松有利的环境,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县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平台。

      六、乡镇改革成效明显。吴忠市紧紧围绕切实转变经济管理方式,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明确规定将乡镇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执行政策、发展经济、搞好服务、维护稳定”上来。通过建立乡镇考核、干部管理、为民服务、财政管理四个新机制,制定理清县(市、区)与乡镇的事权和各自应承担责任的新措施,出台取消除县委、政府以外任何单位对乡镇的专项评比和达标升级项目的新制度,调整改革对派驻乡镇人员管理及派驻人员人头经费使用的新办法,探索建立适合于乡镇支柱产业发展的新体制。这些举措,对解决乡镇“干什么、怎么干、干得好”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促进吴忠市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体制机制保障。

      七、竞争氛围更加浓郁。市直党政群部门内设机构精简、科级领导职数的削减,在市直机关干部中引起了比较大的震动,打破了过去小科室、窄范围、官多兵少无人干事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精简、高效的大科室,大科室的设立对干部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开展定岗定员、竞聘上岗,机关竞争氛围更加浓郁,干部想干事、干大事的愿望高涨,一些单位的干部特别是科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比过去明显提高,积极探索过去未曾涉足的业务工作。各级领导干部也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原文链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