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银川市编办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及银川市有关机构编制政策和精神,结合机构编制管理实际,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通过监督检查,进一步增强了市、县、乡三级组织的机构编制管理意识,增强了机构编制工作的透明度,规范了机构编制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不断强化机构编制日常管理。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证》和“控编单”制度,进一步完善单、证管理程序和管理台帐,严把进人关,坚决杜绝超编进人、不按程序进人的现象发生,维护了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权威性。进一步加强市直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统一发放工资的编制和实有人数的审核工作,有效杜绝了吃“空饷“现象的发生。认真开展编制实名制管理和更新维护工作,始终做到月月更新、及时上报、动态管理,有效地促进了机构编制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二、扎实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一是结合2009年全市目标责任考核工作,组织对各县(市、区)及市直各部门机构编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依据《银川市机构编制工作督查考核暂行办法》对各县(市)区进行了量化打分,将检查情况向各县区进行了通报,并把检查情况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依据;二是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市机构编制通过实地调查、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督查,并突出重点,按照督查程序,对全市所有党政群及事业单位普遍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检查,通过监督检查进一步宣传机构编制管理重要性,增强了各级领导对机构编制管理意识;三是与市纪委、组织部等5家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市27个乡镇机构改革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评估和督导检查,并从乡镇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转变、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摸底检查,为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根据中编办和自治区编办有关要求,对全市政法专项编制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地自查,并配合中央编办联合检查评估组就银川市第一批政法专项编制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评估;五是结合市直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评估检查工作,有重点地对市建设局、工信局等11家市直部门的机构设置、编制使用、领导职数配备以及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了整改意见,为市直部门职责履行评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
三、突出监督检查实效。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目的是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监督检查过程中,银川市注重督查手段,强化督查实效,定期组织自查自纠,做到全面了解情况,掌握实情,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通过监督检查,全市共查出乱设(内设)机构5个,擅自增挂牌子4个,擅自变更主管副主管和处室名称7个,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3个,现场处理违反机构编制管理事宜6件。(银川市编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