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做好自治区政府部门“三定”工作,及时了解 “三定”中存在的问题, 4月14日—16日,自治区编办姚占河主任、刘秀华副主任一行先后到自治区经信委(非公经济服务局)、扶贫办、新闻出版广电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计委、商务厅进行调研,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地与部门对接,听取做好“三定”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就“三定”工作的总体考虑、改革任务、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和沟通交流。
宁夏经济落后,既有自然条件制约的客观因素,更多的是观念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落后的原因所致。“事事由政府包办”的观念仍是相当一部分人的思维定势,只要出现问题,不是深入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地研究解决问题,而是习惯过度强调政府的责任。座谈中,大家都反映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太累太苦,就是这一现状的具体反映,而简单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不但增大了公共财力负担,影响了政府效率,也制约了社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破解这一难题,必须立足宁夏区情,从创新和理顺体制机制入手,紧紧围绕政府职能这一核心,重点解决好政府“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理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根子上改变“事多人少”的尴尬局面。当前,我区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全力推进“两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借中央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之势,借这次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之机,借社会各方面推进改革之力,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简政放权力度,激活政府治理机制,把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的活动调整到合理范围,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把该管的事情切实管住、管好,着力解决自治区政府部门管理过多过细的问题,推动自治区政府部门把工作重心转向抓大事、管宏观上来。要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让群众依法通过社会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同时,要按照新的政府职能定位和各部门的新职能,做好部门“三定”工作,打破原有的组织架构,调整优化机构设置,合理配备人员编制,着力减少部门间、部门内设机构间的交叉扯皮,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实现政府的瘦身。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改革一切不适应政府管理的问题,从体制机制上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和社会松绑减负,真正释放改革红利,营造“两优”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宁夏综合竞争力,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就是对旧的制度和组织架构的突破,是对原有权力和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和分配,必然涉及一些部门、行业的利益,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改革意识,坚定改革信心,要带头破除担心怕失去部门权力、怕打破现有管理模式,怕放权后出现问题的疑虑,增强构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社会责任,主动转变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确保改革的各项政策和任务落到实处,努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要认真做好思想发动工作,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改革聚焦到转变政府职能,聚焦到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上来,站在全局的高度,顾大局、识大体,正确处理改革与自身的利益和职位去留,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积极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和聪明才智共同做好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