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县编办以“四个把握”做好机构编制工作
中宁县编办结合当前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在四个把握上做文章,认真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一是把握前瞻性,当好参谋手。对机构的设置、职能的调整、编制和人员的增减等机构编制管理事项,做出超前的预见性,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认真学习政策法规,把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的熟知精解作为正确预知机构编制管理发展的方向性和前瞻性的重要依据。深入调查研究,对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及区域优势等进行调研,充分掌握当前重点工作及长远规划,形成调研究报告,为全县机构编制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二是把握主动性,当好服务手。对机构编制管理事项,做到提前主动介入,及时掌握动态。在开展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期间,主动向县委主要领导提供了各乡镇、相关部门的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的空、超情况。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全县人员编制总量及实有人员情况,为科学用人提供准确参考依据。对政策性人员安置,提前提醒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按照机构编制方面的规定,搞好事前控制。三是把握严肃性,当好控闸手。坚持编制部门是人员管理的“总闸口”,原则性的问题决不能退让。认真落实机构编制管理各项制度,严肃纪律,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上级的 “冻结”令,做到了令行禁止;乡镇行政事业人员严格按照5年内“只减不增”的要求执行;在新进人员上,严格执行“凡进必考”制度。四是把握灵活性,当好操盘手。坚持“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机构编制部门应灵活地搞好管理和服务”。在编制资源管理中,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保持动态均衡,发挥出它最大的资源边际效应。注重存量的调整,在总量不突破的前提下,本着有利于全县经济发展的需求,适时有效盘活、走活编制这盘棋。结合近几年教育资源的整合,对全县各小学的编制进行重新核定,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及重点工作分工,适当对个别部门职能进行调整等。通过灵活管理机构编制工作,积极为本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中宁县编办结合当前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在四个把握上做文章,认真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一是把握前瞻性,当好参谋手。对机构的设置、职能的调整、编制和人员的增减等机构编制管理事项,做出超前的预见性,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认真学习政策法规,把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的熟知精解作为正确预知机构编制管理发展的方向性和前瞻性的重要依据。深入调查研究,对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及区域优势等进行调研,充分掌握当前重点工作及长远规划,形成调研究报告,为全县机构编制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二是把握主动性,当好服务手。对机构编制管理事项,做到提前主动介入,及时掌握动态。在开展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期间,主动向县委主要领导提供了各乡镇、相关部门的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的空、超情况。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全县人员编制总量及实有人员情况,为科学用人提供准确参考依据。对政策性人员安置,提前提醒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按照机构编制方面的规定,搞好事前控制。三是把握严肃性,当好控闸手。坚持编制部门是人员管理的“总闸口”,原则性的问题决不能退让。认真落实机构编制管理各项制度,严肃纪律,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上级的 “冻结”令,做到了令行禁止;乡镇行政事业人员严格按照5年内“只减不增”的要求执行;在新进人员上,严格执行“凡进必考”制度。四是把握灵活性,当好操盘手。坚持“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机构编制部门应灵活地搞好管理和服务”。在编制资源管理中,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保持动态均衡,发挥出它最大的资源边际效应。注重存量的调整,在总量不突破的前提下,本着有利于全县经济发展的需求,适时有效盘活、走活编制这盘棋。结合近几年教育资源的整合,对全县各小学的编制进行重新核定,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及重点工作分工,适当对个别部门职能进行调整等。通过灵活管理机构编制工作,积极为本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