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评估是对政府投入的“机构编制”执政资源产生效益的综合评定,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同时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中卫市有事业单位303个,从业人员6300多人,广泛分布在教育、卫生、水利、农牧、文化等行业。在实施事业单位评估的过程中,中卫市编办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措施,推动评估工作有序进行。目前,已完成了自查自评阶段各项工作任务,评估检查阶段各项工作正式启动。
中卫市编办从不断完善评估工作方法着眼,根据事业单位职责任务难易复杂程度,分两类采取七种方法进行评估考核。针对职责简单、问题较少的事业单位,主要采取核对法、沟通法进行评估。“核对法”:了解各事业单位的历史沿革和相关法律法规,对照机构编制部门确定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进行逐一核对,查找问题,梳理归类。“沟通法”:针对核对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电话了解和请过来的办法进行调查核实。针对职责复杂、问题较多的事业单位,在采取核对法、沟通法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深入实地采取“一听、二查、三问、四看、五评”的方法。“一听”:听取事业单位职责配置和履责情况、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机构编制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运行情况的专题汇报。通过听汇报,看事业单位是否全面、准确履职,有无履责缺位、越位、错位等情况。“二查”:查阅事业单位履责依据、事业单位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查阅内设机构负责人任命文件、人员花名册、工资报表、收支账目、规章制度、任务分工等资料。“三问”:采取召开座谈会、与班子成员和业务科室负责人个别访谈、向服务对象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一步调查了解事业单位的履责情况、运行情况、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四看”:现场查看办公场所及印章,查看事业单位和内设机构是否按照批准的名称挂牌,查看内设机构实际设置、办公场所安排是否与机构编制方案一致,查看“窗口”机构运行状况。“五评”:为保证评估工作认真、公正、科学、严谨,在自治区编办进行培训和指导的基础上,针对教育、卫生、水利等重点部门和行业,邀请部分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评估座谈。
为了保质保量圆满完成此次评估工作,中卫市编办从评估工作制度着眼,制定出台了《事业单位评估定期汇报制度》和《事业单位评估质量考核制度》,整合全办所有力量组成两个评估检查工作组,紧扣“质量”和“进度”两个关键,严格每一道工作程序,严把七个工作环节,每星期由各工作组专题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有针对性的梳理出评估工作中好的做法,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措施,有序推进工作纵深发展。
目前,全市事业单位评估已按制定的工作方案完成了自查自评阶段各项工作任务,评估检查阶段各项工作正式启动。通过此次评估,市编办将全面摸清全市事业单位“家底”,掌握事业单位的布局结构、功能定位及运行情况,加强事业单位监督管理,规范事业单位履责行为,为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奠定基础。(中卫市编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