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事业单位评估工作从今年3月正式启动,目前自评阶段工作已结束,进入评估实施阶段。评估组成员严格按照《市属事业单位评估工作责任分工方案》的具体要求,由市编办牵头,会同纪检、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法制办及评估单位的主管部门等单位组成评估检查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扎实有效地做好评估实施阶段的各项工作。
一是严格把关,认真做好自评资料的审核工作。认真对照各事业单位“九定”方案对各部门报送的自评报告和自评表采取“即来即审”的原则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凡不符合要求或内容不详实的自评资料一律退回。对各事业单位按照职责任务难易复杂程度、工作量的饱和度,分别确定哪些单位是在本办通过自评资料直接评估,哪些需电话询问,哪些需实地核查评估,并将在本办直接评估的单位进行责任分工,具体责任到人。
二是实地评估严格“一听、二查、三问、四看”,确保评准求实。将对职责复杂、问题较多的近100家事业单位,计划用三个月时间,采取“一听、二查、三问、四看”的方法进行实地评估,即:一听,听取事业单位职责配置和履责情况、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机构编制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运行情况的专题汇报。通过听汇报,看事业单位是否全面、准确履职,有无履责缺位、越位、错位等情况。二查,查阅事业单位履责依据、事业单位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查阅内设机构负责人任命文件、人员花名册、工资报表、收支账目、规章制度、任务分工等资料。三问,与班子成员和业务科室负责人个别访谈,进一步调查了解事业单位的履责情况、运行情况、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四看,现场查看办公场所及印章,查看事业单位和内设机构是否按照批准的名称挂牌,查看内设机构实际设置,查看“窗口”机构运行状况等等。
三是分等级量化评估结果,督促部门有效充分履职。参考政府部门评估工作的经验,探索拟定《事业单位职责履行及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检查指标体系》,把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有机结合,将评估结果采用A、B、C三个档次分类量化,有效验证各部门履行职责的行为和方式是否符合转变职能的要求,核查各事业单位职能作用发挥得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还存在哪些问题。待实地评估结束后,汇总、整理分析确定事业单位评估意见,正式反馈给事业单位及主管部门,督促各事业单位按照评估意见进行整改,确保有效充分履职。
四是初步模拟分类,为事业单位改革开好头、布好局。依据自评资料对各事业单位进行初步模拟分类,按照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和职责履行情况将事业单位划分为行政类、公益类和经营类三种类型,并分类提出改革和调整的初步意见,为优化事业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科学确定事业单位类别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开好头、布好局。(银川市编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