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川市编办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三定”规定执行情况的评估检查工作,下发了市直34个工作部门执行“三定”规定的评估建议书。此次开展的“三定”评估检查工作,克服了以往机构编制管理重审批、轻管理的问题,强化了各部门依法履责和机构编制意识,为实现机构编制动态管理、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市“三定”评估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凸显了机构编制管理模式的重要变革。开展评估工作,克服了机构编制部门长期以来存在的“你来我批”、“下报上批”的传统的、被动的管理模式,将审批、监管、服务有机结合,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贯通,在做好职能、机构、编制审核、审批的同时,用评估的办法,更加重视考察机构编制的执行、职能运行的效能以及科学调控的路径,更加关注领导干部在机构编制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实现了机构编制管理方式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初步实现了机构编制工作管理科学化、监督全程化、评价规范化。
二是实现了部门履行职责的动态监管。“三定”评估检查,拓展了机构编制管理的形式,拓宽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领域,解决了部门职责履行情况监管无手段的问题,实现了机构编制管职责配置、管职责履行“两手抓、两手硬”,切实维护了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有效性。同时,评估检查工作的开展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抓手”,是继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之后,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又一有力的措施。
三是增强了部门全面正确履行职责的意识。评估检查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各部门依法获取职责、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强化了各部门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理念,逐步在各部门形成只有依规履责,不越权、不失责,才能保持政府这部“机器”高效、协调运转的共识。
四是推进了部门的行政效能建设。通过评估检查,促使部门更加注重行政效能建设,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意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绩效考评、行政问责、“一站式”服务等效能建设的一系列精细化管理制度,保证各项职责落实到位、执行有力,取得实效。
五是提升了机构编制部门的科学化管理水平。通过对部门职能、机构、编制等进行整体分析与评价,有效地检验部门是否有机整合了内部所有的行政资源,是否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各要素的创造活力,是否有效地产生了部门的综合效能,为科学调整政府部门“三定”规定,切实管住、管好、管活机构编制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政府提高行政绩效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使机构编制工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银川市编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