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机构编制网欢迎您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主站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经验交流
银川市委编办探索建立“1333”工作机制 抓好抓实机构编制管理评估工作
作者: 文章来源: 银川市委编办 更新时间: 2025-07-11

今年以来,银川市委编办立足实际,守正创新,探索建立“1333机构编制评估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机构编制执行和使用效益评估工作,持续推动全市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一是组建“1个工作专班”,高位推动评估问效工作。坚持高位推动、一体谋划,组建由“一把手”牵头抓总、分管领导为带队指挥、各科室骨干力量为成员,评估专家库为补充的评估工作专班,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坚持从工作实际出发,组织130多个部门(单位)召开全市机构编制业务专题培训会,同步对评估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评估的目标任务、评估内容、时间安排和工作方法,增强部门(单位)机构编制法规意识和主动接受评估的自觉性,确保评估工作环环相扣、上下联动、有序推进。

二是创新“3套指标”,科学系统设定评估指标体系。坚持评估工作全覆盖,制定印发《2025年银川市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工作方案》,将中小学校、幼儿园、公立医院、群团机关等57个部门(单位)纳入评估范围;综合考量职责差异、行业特点,为中小学(幼儿园)、公立医院量身制定2套差异化、个性化评估指标,涵盖3指标、17个二级指标、37评估要点,加大“机构编制效益使用”指标权重,形成“1套基础指标+2套个性指标”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不断增强评估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三是抓实“3个环节”,确保评估工作全面客观真实。聚焦“单位自评+实地评估+调查问卷”3个重要环节,在部门自评方面,坚持实事求是,指导被评估部门严格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自评,形成自查报告并进行量化打分。在实地评估方面,坚持用数据说话,结合个别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量化分析机构编制执行和使用效益情况。在调查问卷方面,坚持信息化与评估工作深度融合,依托互联网平台,分类制作党政机关、中小学、公立医院3套电子调查问卷,由过去按比例抽样改为全员调查,全方位了解部门履职、内部分工、人员配置、工作饱和度等情况,力求评估结果客观公正、全面真实。

四是建立“3项机制”,着力提升评估问效工作质效。建立评估结果共享机制。将部门(单位)评估结果中涉及的违纪问题移送纪委监委,与选人用人专项检查中机构编制调查结果实现共享。推进评估与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相结合,形成“评估—调整—再评估”的机构编制管理闭环。建立评估结果与年度绩效挂钩机制。充分发挥评估“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将综合评估结果纳入本级党委、政府机关绩效考核内容,同时作为深化改革、配置机构编制资源的重要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原文链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