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高级中学积极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
银川高级中学自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积极落实法人自主权,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行,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是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了《银川高级中学加强学校财务管理的实施方案》、《银川高级中学绩效工资执行方案》、《银川高级中学关于落实学校岗位聘任制实施方案》、《银川高级中学学校内部管理机构及管理岗位设置方案》,与银川市编制办、财政局、人社局、教育局等相关单位进行了对接、讨论和审议,进行了备案。
二是落实试点工作配套政策。银川市教育工委、教育局审议批准了学校第一次理事会提名的两位副校长,学校执行层校级班子组建完成,班子增添了活力。银川市财政局将2014年度学校空余编制经费按人均工资核拨到位,公用经费提高10%的政策正在落实;学校财务审核从银川市核算中心剥离出来,学校成立了财务部门,建立了核算分中心,配齐了人员,制度到位,正式运行。学校2014年自主招聘教师计划和方案已经上报,选调在编教师的工作正式启动。绩效工资向关键岗位倾斜的制度已经建立并试运行,班主任岗位、骨干教师、兼职工作、晚自习管理绩新工资标准明显增加。月岗位考核顺利执行,上学期考核和上年度考核结果公布,绩效工资发放后反映效果良好。岗位聘任工作逐步展开,中层部门管理岗位的竞聘工作今年四月份完成,学校勤辅人员分批次聘任正在进行,新一轮教师聘用暑期进行。后勤保障社会化逐步推进,已完成餐厅承包工作,保洁承包,绿化承包正在按照程序进行。
三是理事会、监事会工作常态化。2014年1月22日召开了学校第二次理事会,审议了2013年工作总结汇报和2014年工作计划,对工作计划提出了修改意见。理事、监事参加学校毕业典礼、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师招聘等重要活动。学校监事会监事督导学校计划工作的落实、监督采购和指标等活动常态化。
二、主要体会
一是政策支持是做好试点工作的保证。学校围绕如何落实法人自主权和提高管理效能,认真梳理了在财务管理、岗位聘用、绩效工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自治区和银川市编办领导的重视。区、市编办工作力度大,协调效果好,有关财务、人事、绩效工资等方面的政策不但及时到位,而且有很强的针对性,为学校落实法人自主权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证、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学校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结合学校实际问题确定试点工作实施思路。试点工作给学校释放了较大的改革空间,学校充分利用试点工作各项配套政策,制定和完善了学校关于财务管理、岗位聘任、绩效工资等方面相关管理制度,拟订了四个具体的实施方案,找准解决问题的要害,把握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在财务管理方面,强调发挥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岗位聘任方面,实行岗位聘用,并且设立兼职岗位,减员增效;在绩效工资分配上,向班主任、骨干教师和晚自习管理等方面倾斜。
三是把提高办学效益作为试点工作的基本落脚点。 在落实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学校以规范运行、民主监督、科学决策为责任,以提高办学效益和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为使命。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实际,以改善本单位的工作状态和发展水平为近期目标,充分发挥改革的优势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在如何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提高效能;如何建立农村学生教育补偿制度,提升公益服务水平;如何促进学校管理层的职能转变,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狠下功夫,改革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是充分发挥理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学校理事会外聘理事5人,超过理事总人数的50%,既有家长代表,也有社区代表,既有举办单位代表,也有社会贤达、教育专家,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通过理事会议,理事对审议事项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建议甚至质疑,在修订学校章程、确定各项制度管理机构设置、学校规划实施上,真正起到了决策和把关的作用。
银川高级中学自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积极落实法人自主权,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行,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是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了《银川高级中学加强学校财务管理的实施方案》、《银川高级中学绩效工资执行方案》、《银川高级中学关于落实学校岗位聘任制实施方案》、《银川高级中学学校内部管理机构及管理岗位设置方案》,与银川市编制办、财政局、人社局、教育局等相关单位进行了对接、讨论和审议,进行了备案。
二是落实试点工作配套政策。银川市教育工委、教育局审议批准了学校第一次理事会提名的两位副校长,学校执行层校级班子组建完成,班子增添了活力。银川市财政局将2014年度学校空余编制经费按人均工资核拨到位,公用经费提高10%的政策正在落实;学校财务审核从银川市核算中心剥离出来,学校成立了财务部门,建立了核算分中心,配齐了人员,制度到位,正式运行。学校2014年自主招聘教师计划和方案已经上报,选调在编教师的工作正式启动。绩效工资向关键岗位倾斜的制度已经建立并试运行,班主任岗位、骨干教师、兼职工作、晚自习管理绩新工资标准明显增加。月岗位考核顺利执行,上学期考核和上年度考核结果公布,绩效工资发放后反映效果良好。岗位聘任工作逐步展开,中层部门管理岗位的竞聘工作今年四月份完成,学校勤辅人员分批次聘任正在进行,新一轮教师聘用暑期进行。后勤保障社会化逐步推进,已完成餐厅承包工作,保洁承包,绿化承包正在按照程序进行。
三是理事会、监事会工作常态化。2014年1月22日召开了学校第二次理事会,审议了2013年工作总结汇报和2014年工作计划,对工作计划提出了修改意见。理事、监事参加学校毕业典礼、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师招聘等重要活动。学校监事会监事督导学校计划工作的落实、监督采购和指标等活动常态化。
二、主要体会
一是政策支持是做好试点工作的保证。学校围绕如何落实法人自主权和提高管理效能,认真梳理了在财务管理、岗位聘用、绩效工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自治区和银川市编办领导的重视。区、市编办工作力度大,协调效果好,有关财务、人事、绩效工资等方面的政策不但及时到位,而且有很强的针对性,为学校落实法人自主权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证、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学校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结合学校实际问题确定试点工作实施思路。试点工作给学校释放了较大的改革空间,学校充分利用试点工作各项配套政策,制定和完善了学校关于财务管理、岗位聘任、绩效工资等方面相关管理制度,拟订了四个具体的实施方案,找准解决问题的要害,把握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在财务管理方面,强调发挥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岗位聘任方面,实行岗位聘用,并且设立兼职岗位,减员增效;在绩效工资分配上,向班主任、骨干教师和晚自习管理等方面倾斜。
三是把提高办学效益作为试点工作的基本落脚点。 在落实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学校以规范运行、民主监督、科学决策为责任,以提高办学效益和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为使命。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实际,以改善本单位的工作状态和发展水平为近期目标,充分发挥改革的优势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在如何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提高效能;如何建立农村学生教育补偿制度,提升公益服务水平;如何促进学校管理层的职能转变,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狠下功夫,改革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是充分发挥理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学校理事会外聘理事5人,超过理事总人数的50%,既有家长代表,也有社区代表,既有举办单位代表,也有社会贤达、教育专家,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通过理事会议,理事对审议事项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建议甚至质疑,在修订学校章程、确定各项制度管理机构设置、学校规划实施上,真正起到了决策和把关的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